申扎特色文化详解
2019-03-31 18:33:53      来源:申扎县网信办    
0

格萨尔说唱

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戌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是传说中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格萨尔王传阐述他降魔驱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辉业绩。很早以前西藏草原民间广泛流传格萨尔王故事,至今人民依然怀念和歌颂这位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申扎县境内的许多牧民会说唱格萨尔王故事,史诗的中心思想是为民除害,唱词多于叙述,而且表现了新的情节,唱词采用民歌的形式,并使用了大量的谚语和比喻,使史诗的语言变得十分生动、活泼、丰富。在申扎有许多会说唱格萨尔王故事的牧民,在漫长的放牧过程中,为了解除疲惫,当地牧民边放牧,边说唱格萨尔故事,使格萨尔王故事传遍千里,传遍每个人。

老一辈牧民们,把自己会讲的故事段落说给小孩或者年轻人听,使孩子们从小开始就有所了解格萨尔王这个传说中的英雄和故事。每逢节日来临时,由当地群众们组织起来,聚集在一起。席地而坐听取格萨尔王故事。

折嘎

藏语音译,折意为鬼,嘎为阻拦之意。折嘎最早起源于西藏日喀则与山南一带,申扎境内也有折嘎演出的风俗。折嘎内容健康吉祥,有独创的民族艺术风格。表演 ﻪ“折嘎”时,演员必须穿上折嘎面具,拿着棍棒和手持木碗。面具的额头上有太阳或月亮徽饰,左右分别为黑、白胡须,鼻尖上嵌着一枚小海螺。“折嘎”历史久远,是藏民族传统的说唱艺术之一,每逢藏历新年或节庆,折嘎艺人以说唱“折嘎”,表示节日的祝福。现在,藏族人春播秋收、修房造物以及盛大聚会时,“折嘎”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之一。“折嘎”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拥军爱民、民族团结、改革开放后的新生活等,都被编入唱词中。

折嘎艺人的表演很有特色。往往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华丽的词藻,应用大量的谚语、格言等,配之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哲理诗词,使演唱的文化内涵颇为丰富。表演艺人均为男性,可单人表演,也可多人表演。演唱者的装扮很特别,也十分有趣。艺人的脸上蒙着面具,面具以红黑两色绘制,额头上有太阳和月亮的微饰。下巴处戴着白山羊毛制作的胡须,额头镶有一小铜镜。右耳根系有代表男性的一颗小海螺,当艺人唱到男性时,赞颂其心灵洁白如海螺;左耳根系有象征女性的一颗松耳石,艺人在唱到女性时,夸奖其容貌像松耳石一样美丽。 另外,演唱者的后脑处系有红、黄、蓝、绿、白5种颜色的绸带。这与藏族历算中的木、火、土、铁、水相对应,也可解释为构成宇宙的五大基本物质;五彩还象征天上美丽的彩虹,祝愿地上五谷丰登。演唱者一般还要在左肩上搭一条毡制口袋,盛小道具的用具。多人表演时,主演人头戴面具主唱,其他人演奏乐器或手持木棒、牛角胡、宝铁金幢等道具伴唱伴舞。说唱形式显得比较丰富,有领唱和齐唱,有独舞也有群舞。艺人的表演有相对固定的程序,演唱时从前到后都有专门的表述内容。根据表演时间的长短,说唱词可以酌情缩减,但重点内容不得有遗漏。演唱曲调并不复杂,主要分快板和慢板两种。演唱艺人根据听众和场合的不同,在唱词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巧妙地作一些调整,以迎合观众。在表演中,艺人总要通过高超的口才、嘹亮的歌喉、诙谐的演技,甚至通过口技等一些特技表演,使说唱内容得以完美表达。

在申扎,老百姓把折嘎艺人誉为传播幸福、祝愿牲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吉祥报喜人,友善团结的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折嘎表演在保留传统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演唱内容、表演技巧以及道具等进行了不少革新,大大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和观看性。其中有不少藏族文艺工作者,运用折嘎的艺术形式,写进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使得折嘎这一古老曲艺焕发了新的异彩。

民间歌谣

卓谐

藏语音译,卓意为牧,谐为歌, ﻪ卓谐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节奏变快,乐句间多用长音,曲尾多用祝词或感叹词。卓谐是羌塘牧区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草原特色、独特的表演形式、 ﻪ粗扩豪放的风格。在这个离蓝天和太阳最近的地方,牧民们一代又一代地陪伴着雪山、草原和牛羊,吟唱着悠久卓谐。每当盛世盛会或者特大喜庆节日,申扎人民怀着无比的喜悦心情,穿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藏装,戴着礼貌或者当地民间广泛流行的帽子,手里捧着洁白的哈达,唱起卓谐。表示节日的祝福。卓谐歌词的内容很丰富,集中表现为歌唱新生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等。

西藏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从来就能歌善舞。申扎的民间舞蹈,主要有牧区的草地果谐。由于果谐是歌舞结合,旋律优美,不仅青壮年人爱跳,即是老人小孩也爱跳。“果谐”意为“舞团”,拉成圆圈,歌舞结合,男女唱和分男女轮唱、轮跳、情绪热烈,边唱边跳,不时发出“取取取”或“下下下”的呼声伴合舞步。歌词内容广泛,舞蹈动作由慢到快变化多,难度较大,地方特色很浓厚。在雄梅一带晚上跳果谐称为“参孜”

啦鲁

啦鲁发祥于藏北羌塘为主的牧区民间。在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安多县、聂荣县、嘉黎县、巴庆县、比如县、索县、班戈县、申扎县、尼玛县、双湖行政区等地以及当雄县、林周县北部、阿里地区、康区等县(区)和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约50多(人口估算)万牧区民间的文化圈。

藏北啦鲁是现存的最古老民间音乐之一,它有历代积淀形成。在考古探索和历史研究等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判断,藏北啦鲁是从人类会说话的时代起发祥。

从而西藏的诗言中最早创始的音乐也是啦鲁。是藏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精炼的一种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其啦鲁的内容深奥、言议丰富、无指定作者,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虽然后来以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在书面,书面上存在的时间至今已有3900多年的历史(跟苯教发扬的年代相近),但这只能是把啦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没有对啦鲁这一艺术整体进行书面记载,从而造成传播范围小,受外界因素少。它主要分布在全牧区,特别是系象雄苯教辖区的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康区的牧区存在。 ﻪ按啦鲁的内容可分为由世界之歌、类似江湖之歌、情歌、(擦鲁)、对歌、教育类歌、讽刺类歌、答问歌、新创的歌等部分组成。

按啦鲁的措辞可分为:直接修辞法,依次修辞法(次策修辞法),对举喻,影射修饰法,比喻之修饰法,形象化的修饰法等。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啦鲁是藏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一种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从形成到传播是以传唱的方式存在,并无指定的作者,也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虽然后来以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在书面,但这只能是啦鲁的内容记录下来,并没有对啦鲁这一艺术整体进行书面记载,从而造成传播范围小,受外界因素少,而这一又恰恰保持了啦鲁浓郁的地方特色。

内容特点

啦鲁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包括“歌”与“曲”这样两个部分。“歌”是指有歌词的演唱,“曲”是指用乐器进行的演奏。(1)展示牧民纯朴生活习惯;人类社会是多元化的,有各自特点的生活习惯,藏北牧民的生活习惯在藏族社会的整体特点下,也有她自己的生活习惯。在啦鲁这一艺术里记载了他们不借用没洗的碗,女人不出征等习俗。 ﻪ(2)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讽刺;对装腔作势,贪得无厌,不守妇道等行为进行讽刺和批评是人类道德的共同点。 啦鲁, ﻪ靠艺术表达的方式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更生动和生活化的评击和讽刺,起到了教育和批评的作用。

原始性

啦鲁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形成的,当时人类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做一个正确的解释,人们只能靠祖辈的经验,积累和整理人类的认识,用啦鲁的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  

表现形式的特点:

(1)丰富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贴近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比喻来生动地表达啦鲁的思想,同时比喻合理,具有易懂易接受的好处。

(2)合理使用问答题式的方式;采用了对一个问题一个解答的手法,在解释宇宙的形成和男女之间表达爱意时,思路清晰,表达到位。

啦鲁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是人民生活的亲切伴侣,劳动中的助手,社会斗争中的武器,交流情感、传播知识、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ﻪ啦鲁作为一种民歌,具有和民间文学一样,由劳动者在民间创业的属性, ﻪ民间创作,本身就是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民俗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啦鲁以一种思绪形式在藏北牧民生活中出现时,它是一种民俗心理、民俗观念;当啦鲁以一种引导和规范形式出现在人们生活准则中时,就构成某种信仰活动或民俗仪式;而当啦鲁表现在人们口头上时,很多情况下,就成了口头创作。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民间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习俗形式,更像是一种风俗画。

实用价值

啦鲁中的歌词大多是以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天文地理知识,以及宇宙和世界观的知识为内容。在过去教育还未普及的情况下,具有传播知识和道德教育作用。其次,过去体力劳动繁重,在劳作时啦鲁还具有鼓舞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再次,过去缺乏文化生活,唱啦鲁还具有重要的娱乐功用。

研究价值

啦鲁用民间语言,记录了当时藏北人民思想感情、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宇宙观。这对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及民间文艺学等诸多学科具有研究价值。

啦鲁还为歌曲创作提供音乐素材,作为一种民歌的表现形式,在音乐文化发展史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音乐的品种是直接或间接在啦鲁等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也起到了积极影响。啦鲁等民歌曾哺育过音乐家和职业艺人,今天仍是作曲家不可缺少的养料。许多经典作品都曾从民歌中吸取了营养,有利于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

近年来社会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也显得多样化,在各种唱片陆续走进人们生活中时候,像啦鲁这种古老的民歌就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面临的是一种文化或是艺术形式的冲击,走向消失的边缘,这也是啦鲁这种民歌的产生、表演、传承的特点所致。

啦鲁是被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特定的文化空间里,创作、表演、传承下来的,所以它的产生和创造、传承依附于民族或社群,甚至个人长期的积累和奋斗,反映出的是其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民间的崇尚,民俗风情、民众心理,是人的精神创造,因此啦鲁拥有自己的犹如自然界生物一样的生命链。而每个环节都对继续传承啦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长在藏北草原上的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浸润在啦鲁和传统民歌文化习俗中,形成这一传承和延续理念的纽带,人们可以借助啦鲁在藏北悠久历史和自然,与人之间进行谐调和交流,借助于这一独特的传承方式和手段,从容品味古老而恒久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期望。

啦鲁发祥于藏北羌塘为主的牧区民间。在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安多县、聂荣县、嘉黎县、巴庆县、比如县、索县、班戈县、申扎县、尼玛县、双湖行政区等地以及当雄县、林周县北部、阿里地区、康区等县(区)和地区流行,形成了一个约50多(人口估算)万牧区民间的文化圈。

责任编辑:郭超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6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260号-1 网站标识码:5424260001 版权所有:申扎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