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花:诞生于指尖的立体连环画
2018-03-15 17:58:18      来源:西藏商报    
0

1004.jpg

本网消息 俗话说:“藏族人民有腿的都能跳舞,有嘴的都会唱歌。”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西藏人民又把形体动作的、语言的、色彩的、声律的种种艺术元素,转换为造型的手法,揉掺进酥油花。千姿百态的酥油花是藏族同胞心灵的歌舞,在静态中表现生命意兴,如同心花怒放,其艺术特色与文化意义也尽显其中。

酥油花画面布局颇费心思

冶存荣在其著作《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酥油花》一书中介绍,酥油花的塑造形象不是由制作人随心所欲去完成,必须遵照藏文《大藏经》工巧明中的《造像量度经》的要求去完成。

1005.jpg

据说,每年酥油花的题材都是由掌尺(艺术总监)和德高望重的老工匠协商决定,他们面壁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结构布局,待酝酿成型,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徒弟,分头做起。在宽敞的制作大厅,众人各显其能,揉酥油的、调色的、扎模型的、处理灰油的,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需要浮雕、浅浮雕、镂雕、立体雕、彩绘等一起发挥作用。《藏传佛教视觉艺术典藏——酥油花》中记载,酥油花凡是背景部分,像山、水、草原、田野、天空等皆用平涂、浅浮雕、高浮雕、镂雕处理,而人物、动物、建筑、花卉多用立体雕、圆雕。

1006.png

除此之外,酥油花的画面布局也颇费心思,全场两三百个人物并非平均分布,而是分组展示,每组人物都是一个故事情节。比如《文成公主进藏》,就是分六段故事去展示的。通俗地说,酥油花犹如一部立体的连环画,就像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一样。

塑造手法上,酥油花遵照藏族传统绘画中“精、细、繁”的原则,完全都是在指尖上下功夫。酥油比起泥塑和面塑,虽然也有极强的可塑性,但酥油最怕热。必须是在低温的季节、低温的房间、低温的水中操作,这就要求制作的人要有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耐力和手指的功力。

色彩处理上,追求艳丽是酥油花的一大特点。整幅作品以热烈的暖色调为主,在尽量保持物件原色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夸张。人物的脸部、手脚部都是采用奶白色原油色,可以使人的肤色如同白玉般细腻光洁,又恰似高档细瓷般圆润光滑的感觉。面颊、口唇稍加点缀而红润,观之栩栩如生,似乎能触摸到带有生命活力的弹性。

填补了食用油雕塑的空白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是用人们通常食用的酥油塑造的艺术形象。就雕塑而言,有泥塑、面塑、蜡塑,绝没有用食用油进行塑造的,而酥油花的诞生,完全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1003.jpg

酥油花艺术集浮雕、镂雕、立体雕和绘画为一体,综合了各方面的表现手法,捏与画相结合;悬空与粘贴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音乐与美术相结合,全方位展示艺术效果。作为一件艺术品,其构图严谨、人物众多、景物繁密、场面宏大;色彩艳丽、古雅结合、景象美观、活泼热烈。不论从构图学、比例学、色彩学、装饰学、塑造学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雕塑是无法比拟的。

酥油花艺术的发展是藏族艺术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实践,极大地丰富了藏文化艺术宝库,对藏文化的认识和进一步繁荣整个藏文化艺术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张静攀

公安备案号:藏公网安备 54242602000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260号-1 网站标识码:5424260001 版权所有:申扎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