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申扎县色林错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培训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一线的43名管护员、监督员化身“生态学生”,踏上提升专业能力的新征程。
色林错湿地如同地球的“高原生态实验室”,这里栖息着黑颈鹤、藏羚羊等濒危物种,其冻土带、湖泊群构建的生态系统,对调节亚洲季风气候、维系全球生态平衡意义深远。此次培训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地位,聚焦解决湿地退化、物种监测难等现实问题,为生态保护注入专业动能。
培训课程体系紧扣实践需求,构建起“理论+实战”双轨模式。在专业理论模块,学员们将系统学习湿地生态演替规律、气候变化对高原湿地的影响等前沿知识;在技能实训环节,无人机巡护技术、红外相机数据解析等实操课程,将打破传统人工监测的局限性。此外,课程特别设置跨区域经验交流环节,邀请三江源、拉鲁湿地的资深管护员分享生态修复案例,拓宽学员的保护视野。